top of page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

自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學校流動展覽正式啟動後,2019年三月有幸來到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與全校師生一同分享。

 

學校流動展覽其中的重點內容,既介紹「器物」相關的中國文化,還建立一個集體回憶的平台──「回憶多寶格」,全校學生都可以把充滿記憶的物件拍攝下來,把它們如同多寶格那般陳列在影像展板上,期望每所學校、每個展覽都有着專屬的「看得見的記憶」,師生們皆能樂在其中。

 

為了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展覽期間學校除了參加本計劃的導賞服務外,更鼓勵小六的學生擔當「小小導賞員」,與初小學生講解展覽各個部分的內容。他們一面學習,熟悉展品與內容的關係,還要把知識吸收轉化,再帶領師弟、師妹遊展覽和導賞,真不容易呢!希望擔任過小小導賞員的同學,在吸收和分享的過程中,對於展覽的內容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是次展覽得學校的支持與配合,使「小小導賞員」順利進行,與展覽的「器物」主題「加以善用」互相呼應,讓同學從中獲益,為本計劃更添意義!

01.jpeg
02.jpeg

同學們互相配合使用iPad及「糖果立方」,透過計劃開發的AR應用程式拼出全盒來,認識全盒和賀年食品的內涵。

通過展品及節慶物品的自述,同學們可立體地感受節日、發掘更多它們的故事!

03.jpeg
04.jpeg

學生把自己的充滿記憶的物品放在盒子中拍照,該物便會隨機在「回憶多寶格」中投影出來。

同學們都找到自己的記憶嗎?

05.jpeg

學生們都帶了自己珍貴的記憶回校,在「回憶多寶格」內和大家分享!

06.jpeg

大姊姊與師弟師妹在講解,智勇可嘉呢。

07.jpeg
08.jpeg

每位小小導賞員都講解得有板有眼,師弟師妹都聽得津津有味。

在打「器」區,學生可在書簽印上器物相關的打氣字句,學習有關器物的文字,如模範,而小小導賞員也在身體力行地表現出這詞語的內涵!

bottom of page